13
2021-03
断路器选用的一般原则
  首先根据用途选择断路器的型式及极数;根据最大工作电流选择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根据需要选择脱扣器的类型、附件的种类和规格。具体要求如下:  (01)断路器的额定工作电压≥线路额定电压  (02)断路器的额定短路通断能力≥线路计算负载电流  (03)断路器的额定短路通断能力≥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一般按有效值计算)  (04)线路末端单相对地短路电流≥1.25倍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脱扣整定电流  (05)断路器欠压脱扣器额定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  (06)断路器的分励脱扣器额定电压等于控制电源电压  (07)电动传动机构的额定工作电压等于控制电源电压  (08)断路器用于照明电路时,电磁脱扣器的瞬时整定电流一般取负载电流的6倍  (09)采取断路器作为单台电动机的短路保护时,瞬时脱扣器的整定电流为电动机启动电流的1.35倍(DW系列断路器)或1.7倍(DZ系列断路器)  (10)采用断路器作为多台电动机的短路保护时,瞬时脱扣器的整定电流为1.3倍最大一台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再加上其余电动机的工作电流  (11)采用断路器作为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时,其分断能力应大于变压器低压侧的短路电流值,脱扣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变压器的额定电流,短路保护的整定电流一般为变压器额定电流的6-10倍;过载保护的的整定电流等于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12)初步选定断路器的类型和等级后,还要与上、下级开关的保护特性进行配合,以免越级跳闸,扩大事故范围
13
2021-03
断路器跳闸五大原因分析
  我们常常会碰到说断路器跳闸,看似很麻烦,但它却是很关键,因为断路器的每次跳闸,都意味着拯救了一次电器的生活或用户的生命。如果是偶尔跳闸,可能是断路器误动作或环境影响,但如果频繁跳闸,就不得不重视起来。那到底他跳闸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断路器跳闸无外乎这几种原因很多老电工都知道得不完全,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即可了解、发现、解决故障。注意:在检修电路时,一定要保证上一级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  原因一、过载  过载保护,是断路器的一项基本功能,任何断路器,都有这项功能。  过载保护,指的是电路中的电流,超过了断路器预定的数值。比如,断路器预定值为16A,而电路中的实际电流为17A,此时,断路器就会自动跳闸。  这个16A是怎么选出来的呢?这是根据插座、电线、用电器等断路器保护对象的能承受最大电流决定的。  未加附件的断路器,几乎可以确定是电路过载;添加的附件的断路器,要观察附件是否有变化,如果附件无变化,则也是由于电路过载。  电路过载的原因,是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此时,只要将大功率用电器移除电路,或减少用电器数量,再合闸即可。  原因二、短路  广义来讲,短路属于过载的一种极端现象。  短路是指零火线,未经过用电器,直接接触到了一起。此时,会产生巨大电流(无穷大),这种电流,不仅能够瞬间烧毁用电器,电死电伤用户也是分分钟的事。  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断路器断开状态,直至故障被解决。  那么,怎么能确定是这种问题呢?如果出现电器插头被烧黑,插座被烧黑或有火花冒出,或拔下所有插头后,断路器依然跳闸,则可以断定电路中存在短路故障。  原因三、漏电  此时要说到断路器最常用的一种附件——漏电保护器。这个附件,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即当电路中出现漏电现象时,断路器就会自动跳闸。  加了附件的断路器,会同时拥有断路器本身的功能和附件的功能呢。那么,怎么判断断路器是由于过载跳闸的还是由于漏电跳闸的呢?  此时就要看附件的状态。最常见的一种附件,附件上有一个“复位按钮”,按钮旁边有文字标注。这个按钮,在正常情况下,与断路器外壳处于同一平面,但是一旦电路中发生漏电,这个按钮就会突出。而且,直接合闸是合不动的,只有按下这个按钮,才能再合闸。  如果跳闸后产生了这种情况,则证明是由于电路中存在漏电故障,否则,则要考虑其它故障。
13
2021-03
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的区别
  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都是接触器的一种类型,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在使用中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那么具体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的区别吧。  直流接触器的简述:  该接触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以较少的零件组装出顾客所需要的触点路数以及客户所需要的触点形式(常开,常闭和转换);该系列产品触点开断电压高,并采用横吹磁场灭弧,最高开断电压可达到220vdc.产品适用于程控电源或不间断电源系统,叉车,电动车,工程机械系统。  交流接触器的简述:  交流接触器是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它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具有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直流接触器与交流接触器的区别  直流接触器,主回路的电流是直流的,一般比较少用,主要用在精密机床上的直流电机控制中。  交流接触器,主回路的电流是交流的,应用非常广泛,大部分用电都是交流的。
13
2021-03
小型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小型断路器是由手柄、脱扣机构、接触装置、接线座、双金属片、调整螺丝、电磁螺线管、灭弧室和引弧板和外壳组成的。其工作原理为:  断路器的过载保护功能的实现是利用双金属随着温度升高而定向按规律弯曲的原理,小型断路器闭合后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内部的双金属片因其上通过一定的电流而发热,两片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弯曲。  正常电流(1.13in)弯曲角度不大,因此推力不足以使脱扣机构脱扣,当线路出现一般性过载时,当达过载电流(1.45in),双金属片弯曲角度较大而触动脱扣机构中的杠杆,推力足以推动脱扣机构,从而使小型断路器脱扣起到了超负载保护的作用。  流过小型断路器的电流大小不同,双金属片产生的弯曲程度也不同。在线路的一般性过载时,由于过载电流不太大,断路器脱扣时间一般较长。在现行gb10963.1-2005标准的时间一电流特性中规定了过电流脱扣电流是额定电流的1.45倍,脱扣时间应是在1个小时内。
13
2021-03
消费者应该怎样选择小型断路器?
  面对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小型断路器,消费者应该怎样选择小型断路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小型断路器主要起电器设备的过载及短路保护作用,其安全性要求较高,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家庭用电安全。  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小型断路器商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购买小型断路器应到正规商店或商场,购买时应看清产品包装上的生产厂名、厂址,产品上是否注明规格型号,如DZ47-63C20230/400V~等指标,并索要相关凭证或发票。  2、选购时,可以要求经销商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或3C认证。  3、在装修房屋时,对承包方选购的商品,要进行检查,保证使用安全,必要时可上网查询或检测。  4、使用中发现接触不良或经常脱扣,应立即检查,排除故障,以免酿成事故。  5、选用小型断路器应与使用的电器相配套,对大容量的电器应选购专用断路器。  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小型断路器的好坏呢?  首先,看产品的外观,外观应该精致(外露的塑料件没有裂纹,色差,气泡划痕,飞边等);  其次,我们闻一下外壳的气味是否很刺鼻;再把小型断路器拿在手中摇晃一下是否有声响或者掂量其重量;然后看内部的线圈是否是铜线,圈数越多越好,还有双金灭弧罩等;
13
2021-03
微型断路器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
  微型断路器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引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用于125A以下的单相、三相的短路、过载、过压等保护。今天我们主要来介绍一下微型断路器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微型断路器工作原理:  微型断路器由操作机构、触点、保护装置(各种脱扣器)、灭弧系统等组成。其主触点是靠手动操作或电动合闸的。主触点闭合后,自由脱扣机构将主触点锁在合闸位置上。过电流脱扣器的线圈和热脱扣器的热元件与主电路串联,欠电压脱扣器的线圈和电源并联。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过电流脱扣器的衔铁吸合,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主触点断开主电路。当电路过载时,热脱扣器的热元件发热使双金属片上弯曲,推动自由脱扣机构动作。当电路欠电压时,欠电压脱扣器的衔铁释放。也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  微型断路器设计要点:  ⑴断路器与断路器的配合应考虑上级断路器的瞬时脱扣器动作值,应大于下级断路器出线端处较大预期短路电流,若由于两级断路器处短路时回路元件阻抗值差别小,使之短路电流值差别不大,则上级断路器可选择带短延时的脱扣器。  ⑵限流断路器在短路电流大于或等于其瞬时脱扣器整定值时,将会在数毫秒内脱扣,故下级保护电器不宜用断路器实现选择性保护要求。  ⑶具有短延时的断路器,当其时限整定在最大延时时,其通断能力下降,因此,在选择性保护回路中,考虑选择断路器的短延时通断能力应满足要求。  ⑷还应考虑上级断路器的短路延时可返回特性与下级断路器的动作特性时间曲线不应相交,短延时特性曲线与瞬时特性曲线间不应相交。  ⑸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使用时应考虑上下级的配合,应将断路器的安秒特性曲线与熔断器安秒特性曲线比较,以使在发生短路电流的情况下,具有保护选择性。  ⑹断路器作配电线路的保护时,宜选用带长延时动作过流脱扣器的断路器,当线路末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不小于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5倍。
13
2021-03
电气故障排除的方法解析
  一、排除故障的基础  排除故障的基础是指排除故障时所具备的必要条件。要想彻底排除故障,解决实际当中所面临的问题,就必须要搞清楚故障发生的原因,要想迅速查明故障原因,除不断要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能从理论上分析,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操作,灵活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再结合实际工作有时处理起来就会有韧有余。但是,技术水平的提高、维修经验的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1、对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  电气设备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技术先进、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在生产上往往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维修人员有一定的要求。维修工作做的好坏,首先取决于维修人员的素质,作为一名维修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专业知识面广。应具有中专以上的文化程度,掌握或了解计算机原理、电子技术、电工原理、自动控制与电力拖动、检测技术、机械传动及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基础知识。既要懂电、又要懂机。电包括强电和弱电;机包括机械、液压和气动技术。  ②勤于学习,善于分析。电气维修人员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的人,不仅要有较广的知识面,而且需要对所需排除故障的电气系统有深入的了解。电气维修人员需要有一个善于分析的头脑。有些故障现象其起因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它涉及机、电、液、气各种技术。所以在这众多的故障起因和现象面前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是至关重要的。实际工作中,往往动脑筋的时间比动手的时间还长,一旦找出故障点,相对而言,修复是比较简单的。  ③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电气系统的修理离不开实际操作,维修人员应会动手对所修系统进行操作,查看报警信息,检查、修改参数,调用自诊断功能,对机床进行手动和试运行操作;应会使用维修所必需的工具、仪表和仪器。对维修人员来说,胆大心细,即敢于动手,又细心有条理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心细就是在动手检修时,要先熟悉情况、后动手,不盲目蛮干;做到在动手过程中要稳、要准。  2、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技术准备  维修人员应在平时要认真整理和阅读有关电气控制系统的重要技术资料。维修工作做得好坏,排除故障的速度快慢,主要决定于维修人员对系统的熟练程度和运用技术资料的熟练程度。以下分几方面谈谈进行电气故障维修时所必需的技术资料和技术准备:  ①关于维修资料方面的问题  电气设备维修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是资料不全,往往只有强电部分的电气原理图或者设备使用说明书。关于设备的主要控制系统(如:林肯焊机主板控制原理图、数控系统的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等)部分资料则非常少,最多只有一本操作手册,而系统结构,特别是电路图一般都不会有,为此给维修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广东鸿熙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